网站地图| XML地图

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
更多



果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

电话:400-0117-598(北京)

电话:0371-63300778(郑州)

地址:郑州市金水区俭学街果盛中医药文化

教育实践基地

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中医食疗 >

药食同源之常用的八个小麦食疗方和食用禁忌

作者:中医基础理论 发布:2021-10-20 16:55 来源:www.yangshengshipu.com.cn 阅读:

药食同源之常用有效的八个小麦食疗方和食用禁忌
 
   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,或许路边不起眼的一草一木皆可入药,而日常生活可药食两用的更是不胜枚举,譬如小麦,不仅是粮食,也是一味良药。
 
    现介绍几个常用有效的小麦食疗方。
 

 
    【甘麦大枣汤】
 
    取小麦、甘草各30~50克(研碎),大枣10枚(去核),放入杯中,冲入沸水,焖15分钟,代茶饮(枣肉可食),每日1剂。连服5天后症状减轻,再服5天,症状基本消失。
 
    此方为著名的“甘麦大枣汤”,出自张仲景的《金匮要略》,专治妇女“脏躁”,即心血不足引起的失眠多梦、心悸不安、多呵欠、悲伤欲哭等。小麦安神除烦;甘草和中缓急;大枣补益中气,并润脏躁。三药合用可达到养心安神、补脾和中的效果,因此常用来治疗抑郁症、神经衰弱、更年期综合征等。
 
    【小麦粥】
 
    取小麦50~100克,煮成稀粥,每日2次,连吃3~5天。
 
    可滋阴润燥、除热止渴,主治烦热消渴、口干。
 
    【小麦粳米粥】
 
    小麦、粳米等量煮粥,加白糖、桂花适量,调匀食用。善
 
    安神宁志,能治失眠、心悸,尤其对热病后失眠效果最佳。
 
    【小麦山药粥】
 
    取小麦10克、山药30克,同捣碎煮粥,用适量白糖调味食用。
 
    可健脾止泻,经常食用能治脾虚引起的慢性泄泻,还可调补脾胃虚弱。
 
    【小麦花生粥】
 
    将小麦100克、花生米50克,同煮粥食用,每日1~2次,连吃7~15天。
 
    能补脾生血,可治缺铁性贫血、营养不良或营养性浮肿。
 
    【小麦通草汤】
 
    取小麦30克、通草15克,水煎服,每日3次,连服3~5天。
 
    能除湿热、利小便,可治下焦湿热引起的尿频尿急、小便涩痛、浑浊不清,以及心中烦热不安。
 
    【焦小麦粉】
 
    小麦(或面粉)适量,炒至焦黄,研末,空腹温水调服,每次5克,每日3次,连服3~5天。
 
    善健脾涩肠、止痢,主治体虚患痢或痢久致虚,以及慢性腹泻。
 
    【小麦粉外敷】
 
    取面粉150克,加适量水(或白酒)调匀成糊状,摊于布面,贴盖于患处,也可直接涂于患部。
 
    可消肿止痛,善于治疗中轻度烫伤,数分钟后疼痛减轻或消失,不起水泡和疤痕;对治疗急性扭伤、痈疮疖肿(未溃)也有良效。
 
    【食用禁忌】
 
    宜食:心血不足、心悸不安、多呵欠、失眠多梦、喜悲伤欲哭以及脚气病、末梢神经炎、体虚、自汗、盗汗、多汗等症患者适宜食用。此外,妇人回乳也适宜食用。
 
    忌食:哺乳期、糖尿病者不适宜过量食用。

上一篇:秋天喝菊花茶好处多但是隔夜菊花茶不要喝

下一篇:药食同源之小麦的营养与药用价值养心健脾

  • 本文链接:http://www.yangshengshipu.com.cn/shiliao/445.html (转载请注明出处)

  • 如果您是一位家长,请为您的孩子选一款学习软件!
  • 如果您是一位老师,请为您的学生选一本好书!
  • 如果您是一位校长,请为您的学校选一套好教材好课程!
  • 如果您对中医药文化教育感兴趣,如果您希望孩子学到更多的中医药文化知识。
  • 果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推出《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》以及“果盛课堂APP”一定满足您的需求!
  • 《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》由张伯礼院士作序,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,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审定!


  • 芡实栗子汤冬季养生食疗方补肾养脾补益中气 2021-11-15
  • 白萝卜羊肉汤冬季养生食疗方补虚温中降气御寒 2021-11-15
  • 枸杞子桂圆茶冬季养生食疗方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2021-11-15
  • 栗子被称为“肾之果”补肾气抗衰老延年益寿 2021-11-12
  • 栗子被称为“肾之果”吃栗子的注意事项 2021-11-12
  • 冬季美味药膳栗子粥栗子排骨汤栗子烧鸡 2021-11-12
  • 【 返回 】
    果盛教育官方公众号

    果盛教育官方公众号

    课外书大全读后感公众号

    课外书大全读后感公众号